九间棚——“干山顶”变“幸福村”

概述:

平邑县九间棚村,原本是沂蒙山区无数个普通山村中的一个,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仅有176人,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子却在全国大放异彩。九名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把贫穷落后的“干山顶”,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幸福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也成为各地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

 

详情:


九间棚村位于平邑县天宝山风景区内,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很高的知名度,该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全国。

 

其村旧址为天然形成的奇特巨大的石棚,长30米,深10米,高3米,棚内原有石龙、石虎、石牛等自然景观。后为一刘姓夫妇至此,穴居石棚,刀耕火种,繁衍子孙,砌石为墙分为九室,故名九间棚。


 微信截图_20201020081502.png


1984年,以刘嘉坤为首的党支部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架电自筹资金1.5万元,一千八百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硬是被九间棚人用20天时间抬到山上;筑路平常用5年的时间,九间棚人只用5个月就干完了;在治水上,实现高山水利化;有水后,九间棚人治理了2100亩山滩,整治450亩耕地;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余棵。


微信截图_20201020081522.png

微信截图_20201020081845.png



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经过6年的奋斗,投资23万元,投工10万个,奇迹般创造出新时期的典范;进入九十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这种典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这就是九间棚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九间棚人始终传承弘扬“九间棚精神”,开拓进取、苦干实干,人均收入从不到100元增长到2.3万余元,九间棚村也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当前,“九间棚精神”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时代活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微信截图_20201020081450.png


  相关报道:

 

  ◆九间棚:风景这边独好


  从九间棚精神中获取奋进动力


  刘嘉坤:九间棚的金银花 带领致富的山东汉 


  乡村追梦人|临沂平邑县刘嘉坤:奏响九棚村的发展交响乐


  沂蒙水利奖章获得者刘嘉坤:立愚公之志战天斗地 劈山引水为人民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