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沂蒙红嫂——包庆荣

包庆荣,今年62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家住平邑县温水镇永安村。2岁时娘便撒手西归,她与父亲相依为命,先后搬了4次家,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成人的。1975年春天,经人介绍嫁给了本村的青年孙美喜。结婚后,她们夫妻生活虽然拮据,但凭着自己的踏实苦干盖了3间草房,总算有了固定的栖身地方。那时家里虽有5口人,但依然承担起照顾婆家大伯、公公、婆婆,娘家爹和叔叔双方五位患病老人的生活起居, 三十年如一日、请医、抓药、喂饭、按摩。现如今,除了婆婆健在外,其余几位老人均在安享晚年后相继去世。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043.jpg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047.jpg


1997年,她的儿子到部队服役后,开始了她的拥军生涯。她第一次送鞋垫正赶上香港回归,这也是她今生最激动的一次。香港回归前,电视上天天放子弟兵在特区执勤的镜头,全国上下都在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正巧这一年儿子也当兵了,她突发奇想,她也庆祝一下,给官兵们做双鞋垫吧,也表示一下她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说干就干,她日夜缝制鞋垫20000多双分别在回归前、建党节和国庆来临之际寄往儿子所在的部队。


今生最令她难忘的还是汶川大地震的那次,她从电视上看到当时的灾情和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救援的场景,那几夜她没有合眼,看到有的亲自去前线支援,有的捐款,有的捐物,大家都在尽力去做。尤其是看到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开展救援,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余震、山体垮塌的危险在废墟中搜寻生还者,看着他们如此不惧危险、不辞劳累的样子,她觉着一定要干点什么,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她全家齐动手,连夜赶制鞋垫,将亲手缝制的1000双鞋垫寄望地震灾区,慰问了抗震救灾的子弟兵,奉献了自己的一点爱心。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052.jpg


哪个部队条件艰苦,她就朝哪个部队送。从电视上看到西藏阿里的部队官兵条件艰苦,她赶制出了1000双鞋垫给他们寄过去;2013年八一建军节的时候,她一个人坐了六天的火车给新疆喀什的边疆战士送去了2000双鞋垫;十六大召开时,还把自己编席、养猪卖的钱为陕西部队买了一台电脑让战士学习,同时带去了自己缝制的鞋垫2000双。2014年6月,为兰州军区总医院寄去鞋垫1000双,11月,为四海山部队送去鞋垫1000多双。从1997年以来,她每年“八一”建军节期间都要送鞋垫到部队慰问,已经坚持了21年,送的部队有:平邑县大洼驻军、县武警支队、县武装部、临沂市武警支队、陕西部队、西藏部队等,总共缝制了鞋垫52000余双,总价值达6万余元。她给孩子们做鞋垫,没有别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安心服役,报效祖国。


慢慢日子越过越好了,她想的就多了,由最初的给当兵的送鞋垫到现在给周边的人送一些力所能及的物品。同时,她也教育和带动她的儿女献爱心。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058.jpg


1999年,她在参加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小组讨论会上时,提出想解决村里人畜吃水难的议题。当时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登善、叶景茂当即表态,决定由市人大常委会出资10万元,援助该村建一眼大口井。会议结束后,领导亲临现场办公,带着技术人员选址定点。自1999年10月开始,仅仅用了40天的时间,一座内径10米、深13米的大口井宣布竣工。她和村干部一道,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组织村民建水塔、备石料、挖管道。2000年春天,全村人便喝上清凉甘甜的自来水。


2005年,又在县交通局的支持帮助下,水泥硬化街道8000多平方米。


前几年女儿在平邑县城中心租赁一处楼房,办起一处正宗糁馆,开始了她的致富营生。开业当天,她和女儿把第一锅糁汤,免费舀到了平邑镇敬老院150多位老人的碗里……


今年,她种植了2亩多地韭菜,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看到环卫工人们不论刮风下雨,每日辛苦的打扫卫生,美化她们的环境,她觉得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她将750把韭菜免费送到县镇环卫工手中,奉献自己的一点心意。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106.jpg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109.jpg


说句实在话,最初她送鞋时,因她本人家庭不富裕,家人不支持,周围的老百姓也嘲笑她,说啥的都有,说她傻的、愚的、败家娘们的,但她只是一笑而过,他们说他们的,她干她的。她干的事虽然不起眼,但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还给她了很多荣誉。很多热心人看她家庭条件困难,也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给她寄钱还帮她致富。1998年当选为临沂市十五届人大代表。


她送鞋垫的事在电视上播放了之后,县、镇领导先后安排她在临沂市部分县(区)及儿子所在的部队做报告达50多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一心报国,为党奉献,为民服务。


微信图片_20210309143112.jpg


有一次作报告时认识了郯城的一位叫曹泽荣的大姐,见她家庭困难照料老人比较多,买了台洗衣机送给她,回来她就把洗衣机送给柏林镇的敬老院了,让老人们用着方便,她毕竟还年轻,他们年纪大了,到现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还用着这台洗衣机。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看到她的家庭条件很困难,也都来资她。其中有一位临沂的好心人聂新全连续四年给她寄钱,也不留姓名,后来几经周转才找到这位好心人,后来在她的要求之下他不再寄钱给她了,而是帮忙寻找致富项目,她现在养蚂蚱这个项目就是聂同志帮她联系的河东区的一个养殖户,给她送来了技术,现在年收入2万元左右。  


目前的永安村,在她的带动下,尊老敬老、爱党爱军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渐影响了周边各村以及全镇30个行政村。该村民风纯朴、排房整齐、街道整洁,已经20多年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多次受到镇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经济也在持续稳定增长。包庆荣以她特有的劳模精神,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标准默默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新的奉献。


丨文章来源:温水镇 微信公众号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