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市河东区红色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是新四军军部最后驻扎和华东野战军诞生的地方,陈毅、粟裕、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近年来,河东区立足实际,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点线面”立体式红色教育,激活沂蒙精神“红色因子”,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汲取奋进力量。
重点培育,建强红色教育“主阵地”。夯实红色教育区域中心点。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宣传、党校、党性教育基地、文旅、教体、档案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深入挖掘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区域中心。推进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山东省支前委员会旧址、华东军政大学旧址3个展馆和《抗战的堡垒民主的模范——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西北局》《芳骨如钢——沂蒙红嫂事迹展》主题展的布展工作,扎实创建沂蒙精神教学点。打造红色教育精品路线。以新四军军部在河东的历史脉络为轴线,结合“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串联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河东区家风家规教育基地等5处新时代党建现场教学点,形成“初心专线”。其中,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成为省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河东区家风家规教育基地获评市级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019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主题教育班次21个,培训党员干部2.8万人次。推动红色教育提质扩面。依托党员教育实体化建设,依照“应融尽融”的原则,整合党政办公楼、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小学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农业产业基地等,在11个镇街全面布局镇街党员教育中心(党校分校),在突出“一镇一品”特色化、差异化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朝阳街道、芝麻墩街道、太平街道、相公街道四处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形成“重点推进、全域覆盖、全面提升”的工作格局,构建立体化党员教育培训矩阵,为党员群众搭建家门口的红色教育阵地。
多方联动,夯实红色文化“资源库”。建立开放型师资库。不断壮大红色讲师专兼职队伍,组建由专家学者、党校教师、老党员、英模后代、榜样人物等组成的红色教育师资队伍。遴选24名河东党史讲述人,组织300余名党员志愿者成立红色宣讲团,讲好抗战故事、抗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开展红色宣讲进工厂车间、进田间地头、进商圈楼宇、进基层社区的“四进”活动230余次,让红色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建构模块化课程库。将沂蒙精神纳入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作为主体班次的必修课,开发《光照千秋的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从沂蒙精神看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等专题课程,在各类培训班次中设置教学内容并逐年提高课时占比。创新实施“党校+基地”实训选修模式,策划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现场教学,打造“新四军最后一个军部”系列微党课、“红色沃土上的鱼水之歌”等40余节现场教学课程。整合开发新时代党建、社区治理、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科学文化知识5大现场教学线路,让党员通过“寻、悟、践”3种方式获取“沉浸式”沂蒙精神教育体验。做实立体化内容库。实施内容资源建设“红星计划”,创新开发红色教育教材。开发“红润河东”系列音频3100余条,通过文献档案、当事人口述等方式,系统地反映河东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拍摄“沂蒙红”品牌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推出大型艺术党课《前河湾》、沂蒙革命故事展演系列党课《大爱沂蒙》等视频80余个,实现党课视频制作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推出“榜样讲党史”系列课件,出版发行《新四军在沂蒙》红色读本连环漫画,打造独具河东特色的品牌党课。
全面覆盖,激活党员教育“红基因”。搭建平台促融合。持续深化党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288个村(社区)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镇街党员培训中心站点再延伸工程,同步实施党校系统各分校、教育系统各学校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网络全覆盖,分网格、分系统逐步推进党建信息化平台区直机关全面覆盖。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组建“红色河东”“党史故事看沂蒙”“初心问答”等特色“网上班级”,订单式推送“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的红色教学资源,结合“临沂党建”可视化服务系统,在线培训学员5700余人次。教育形式出新招。建立“红色教育+”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深化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6种教学方法,建立“诵读一段经典论述、聆听一个初心故事、观看一段红色影像、学做身边一名榜样、走进一处实践基地、开展一场学习讨论”的“六个一”学习模式,开展“进基地寻初心”“重温入党誓词”“河东榜样讲党课”“沂蒙精神进课堂”等活动,让党员群众在多重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优良传统。高质量发展赋新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城融合、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内容,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导干部“结案连心”活动、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活动等,及时把工作过程中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好经验、好作风,转化为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攻坚中转作风、解民情、强本领,推动红色教育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