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沂蒙精神中读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沂蒙精神的真谛——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与人民群众结成的“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沂蒙精神就生动地彰显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坚持唯物史观、走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坚决意志。


  一、沂蒙精神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亲密党群关系的真实写照


  沂蒙精神把党的性质和宗旨通过实践形式展示出来,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沂蒙这片红色热土诞生了无数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解放区几百万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舍生忘死跟随部队运送、救护伤员,运输弹药、军粮,做到要粮有粮、要人有人,为革命输送了无穷的力量,是革命胜利最强大的防线。沂蒙人民用参军参战、奋勇支前最朴实、最无私的行动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不惧流血牺牲,“一门三英”“一门四英”,甚至“一门七英”的感人事迹是中国革命史上最精彩的故事。正如毛泽东总结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一场人民的胜利。”


  党与人民群众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共同缔造了沂蒙精神,结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共同体,最终取得了伟大革命斗争的胜利。沂蒙精神验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马克思主义真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凝聚无往不胜的伟力,人民群众始终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强靠山,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二、沂蒙精神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坐标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价值旨归。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也是一部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历史。1927年,沂蒙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沂水支部诞生,自此,许多地方党组织如星火燎原般发展起来。党组织农民运动,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对抗国民党的围剿,发动了著名的苍山暴动、日照暴动、龙须崮暴动等,革命火种开始在沂蒙大地熊熊燃烧,从根本上改变了沂蒙人民的前途命运。1938年,日本军队开始在山东大肆侵略,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守护沂蒙大地。党爱民、民爱党,共产党帮助沂蒙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沂蒙人民与党同奋斗共进退,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坚定跟党走。正如当时沂蒙山传唱的民谣:“鱼靠水来箭靠弓,抗日要靠毛泽东。船靠舵来屋靠梁,百姓要靠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唯有不忘初心,始终牢记沂蒙大地上的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的历史,牢记军民鱼水相依之情,牢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才能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意蕴。


  三、沂蒙精神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内涵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深融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坚持人民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沂蒙精神就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内涵。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将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论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在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中践行沂蒙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党的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致的。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而沂蒙精神正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是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美德的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这就要传承沂蒙精神,并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