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水 ——弘扬沂蒙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 ——题记 


“鲁山岩岩,沂山巍巍。两山呈瑞,融泉并流。汇成一河,源源不竭。滔滔南下,名 曰沂河。”诗词中的沂蒙山广袤无垠,大气磅礴,沂蒙精神就是诞生在这样一片红色 的热土上。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这是沂蒙精神的特殊标识,更是沂蒙精神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的根本原 因。从沂蒙精神中,可以感受到沂蒙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特别是党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工作,以及群众路线对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


沂蒙精神是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是生死与共军民一心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 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百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让人动容,沂蒙百 姓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体现了为解放全中国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个战火 纷飞的年代,沂蒙山区里有这样一群伟大的女性:当敌人大举入侵时,她们悉心照 料伤员,因水源缺乏而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当动员参军时, 她们不惜与亲人诀别,义无反顾地劝服丈夫与儿子奔赴前线;她们不舍昼夜的做军 鞋、军衣,碾米碾面,摊煎饼,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用 实际行动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在前线,红 嫂们曾用身体架起浮桥,让冲锋的战士们快速通过河道;她们曾抬起担架,穿梭在 敌人机枪疯狂扫射的山头,救护着一个个受伤的战士。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 到解放战争,沂蒙山区有15.5万余名妇女掩护和救助了9.4万余名军人和抗战志 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 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 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正是沂蒙精 神的内涵。


同样的,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一心只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积极发动群 众,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工作,使得中国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沂蒙精神。在孟 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元帅、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 级”的英雄气概,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 师,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重点进攻的战略图谋。一名在孟良崮战役中被俘的国 民党军官曾说:“老百姓对共产党是‘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却对我们‘坚壁清野’,不 要说人和粮了,连鬼都找不到。”这反映了得民心者,人民情同手足,失民心者,必 成瞎子聋子。我们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舍生忘死求解放,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车轮滚滚,民心 如潮。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不 胜、无敌于天下。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牢记兵 民是胜利之本,万众一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


从载于史册的峥嵘岁月中可以看出,沂蒙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彰显了人民群众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力和党 的领导的伟力。习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 大。”前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全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现了大义忠 诚、改革创新、勇于担当、敬业实干、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树立了企 业家的良好社会形象,是新时期沂蒙精神的集中体现。


1987年10月,濒临倒闭的郯南制药厂公开招标承包经营,年仅31岁的赵志全报了 名,竞标目的很明确:“当年扭亏为盈,带领大伙过上好日子”。当时,账面上只有 19万元,仓库原料只能维持3天。赵志全上任后,人事改革、劳动改革、分配改革三 箭齐发,当年就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三年后,年产值达到1700万,提前一年完成 标的。其中艰辛,只有家人最清楚。“当时夜里不管几点起来,父亲赵志全的窗子都 是亮着的。”赵志全的女儿赵龙这样说道。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夜,企业资金链 面临断裂,鲁南制药再次陷入低谷。赵志全带头表态,每月只拿200元生活费,大家 同舟共济,背水一战。辗转全国考察项目时,一家科研单位的专利新药引起了他的 注意。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李冠忠回忆,当初这家单位开价达到了非常高的500万 元。赵志全力排众议,买下专利,迅速投产。对鲁南制药来说,米力农的投产使企 业起死回生,并在迅速占领市场的同时,成功引领集团从单一中药生产转向附加值 更高的西药生产领域。迄今为止,米力农已为企业创造效益几十亿元。企业发展越 来越好,赵志全始终不忘初心:“要让所有职工过上好日子”。 27年来,赵志全先后 让9000多名职工在鲁南制药安居乐业并把大部分利润用在了职工身上,资助学生 200多人,扶危济困、打井修路、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捐款捐物近亿元。“他和当年 那个在山村里放牛放羊的孩子始终是一个人,同一个人。我想做什么,我想做这个 事业的初衷是什么,始终没有忘记。”赵志全的女儿赵龙深情回忆到。


“造福社会、为职工创造美好生活”,是赵志全经营企业的初衷,如今已经成为整个鲁 南制药的共识。而这位年仅57岁的中国制药行业巨擘,于2014年11月14日深夜在费 县新时代药业溘然长逝。这样一名从沂蒙山走出来的贫苦农家子弟,在五十七岁的 生命历程中,一次次扛起改革的大旗。从最初的探索承包制、三项制度改革,到确 立股份制,再到弥留之际确立公司运行体制,将企业改革一步步向前推进,把一家 单纯的民营企业做成社会化的大型综合制药集团,信守着“没有自己,唯有企业”的改 革诺言。


他用艰辛拼搏书写了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担当与追求,回答着“究竟怎样搞好企业改 革?办好企业为了谁?企业家活着为了什么?”等深层问题。他以一生的奋斗和坚 持,将“我深深地爱着我们鲁南和每一名员工,执着追求着鲁南富强的不灭梦想”践行 到底,用行动和生命书写了新时代的沂蒙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 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 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 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到中国共产党成 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如是说。沂蒙人的梦想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沂蒙人只有在沂蒙精神的指挥下,在新时代的大旗帜下继续弘扬沂蒙精神,开 拓奋进、艰苦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实现中国梦。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积 极学习党的先进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在学 习实践中不断发愤图强,为党做贡献,在实践中弘扬沂蒙精神!

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腾不息;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作为大学 生的我们,更应牢记党的光辉历史,自觉践行初心使命,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 沂蒙精神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光芒,谱写新时代党群关系新篇章。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