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慨叹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红色土地的东南方,孕育钟灵毓秀的沂蒙之花。“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作为两战圣地的沂蒙,以其神奇的东夷文化成就一代又一代的能人异士。他们踏在红色大地,手持沂蒙之花,将花香洒向世间。
在这片沂蒙的土地上,滋养着东夷本土的种子——鲁南制药。人们常说:“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远的选择。”鲁南制药1968年步入人们的眼帘,选择造福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人生。在百废待兴之际,为人们种下新的希望。人们拾起沂蒙之花,轻哼《沂蒙山小调》,重温沂蒙精神。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是萦绕沂蒙人民的沂蒙精神,不仅滋养了鲁南制药,也熏陶了赵志全先生的心灵。
1.红色沂蒙,孕育吃苦耐劳精神。
红色沂蒙,以其宏重的伟力孕育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是拥军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还是励志改革创业的赵志全先生。他们以平凡铸就伟大,在新时代为年轻人留下沂蒙之花。在赵志全先生初入鲁南制药时,近乎亏损的制药厂向他发出微弱的呻吟,而赵志全先生并未放弃这为社会造福的制药厂。赵志全先生只与两位司机,风餐露宿在9天时间跑遍东三省18市,使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5000万元。《伶官列传》中提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若吃苦耐劳换取浑浑噩噩,何时不能为?作为青年人的我们,若不能坚守初心,吃苦耐劳,如何能立足根本?
2.红色沂蒙,滋养开拓奋斗精神。
红色沂蒙,以其雄厚的宏力滋养开拓奋斗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推出了革命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以此形成了“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不动摇,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拓创新精神。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赵志全先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面对1998年企业研制出胃动力药莫沙比利,赵志全先生要求加快速度。时任公司技术开发科项目负责人张卫国说:“我们提前完成临床反馈,新药在国内外同时上市,对美国的同类产品,我们必须迅速占据市场。”
3.红色沂蒙,铸就无私奉献精神。
红色沂蒙,以其壮烈的精力铸就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鲁南制药的企业精神,概括了沂蒙人民坚守道义、顾全大局、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仅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有3100多名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等。再看今朝,鲁南赵志远先生曾说:“我们企业发展了,要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鲸落海底,哺暗众生十五年。赵先生一句“宁愿鲁南亏,不让温河浑。”既是赵志全先生的承诺,也是鲁南制药的价值所向。
鲁南手捧盛于陡壁间的沂蒙之花,洒向人世间。“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无数的事,无数的人都在赵志全先生心中留下烙印。无穷的远方映照着鲁南盛开的沂蒙之花。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