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国无精神不强,发扬精神特别是沂蒙精神是当今一代人的目标和追求。燃烧自身,收获沂蒙精神。
1938年5月30日时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致毛泽东的一封电报,电报中表达了创建“沂蒙山区根据地”的要求,而毛泽东于1938年7月4日复电同意了这一
要求,沂蒙山区根据地成立,沂蒙精神也就此产生。
沂蒙精神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生,沂蒙精神的发展也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其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完善与升华。沂蒙精神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前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赵志全先生就很好地发扬了沂蒙精神。
(一)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1987年10月25日,赵志全签订了沂蒙山区第一份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书,上任伊始,赵志全就对人事、劳动和分配进行了大量地改革,他是这样说的:“改革也许会失败,但不改革一定是死路一条。”这样大胆的精神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釜底抽薪,坚持自我
在赵志全的改革下,当时的企业并没有迅速好转起来,他说:“每月之领200元生活费,年底扭转不了局面,就自动辞职。”在压力下,赵志全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三)鞠躬精粹,积极乐观
赵志全在2002年新时代药业奠基仪式上说:“也许我们并不能预见未来,但是我们相信自己,我们能够创造未来,只要辛勤耕耘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和希望。”鲁南制药从一片荒芜变成现在的花团锦簇,离不开赵志全的果敢,鲁南制药也正是因为领导人的精神才慢慢发扬了沂蒙精神。
(四)心胸豁然,直面人生
赵志全曾说:“鲁南壮大了,路南站起来了,员工满意了,我就满意了;员工高兴了,我就高兴了。如果我不能带领鲁南走向繁荣和富强,如果我不能给员工带来最美好的生活,我宁愿去打工。”赵志全就以这样的心态走完了他这充满荆棘和光明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意思是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军民所铸成的“水乳相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如无字丰碑,巍然屹立在企业50多年 的风雨征程中;如大义群雕,默然矗立在“鲁南人”几十年的无私大爱、躬耕 践行中;鲁南人,再次谱写了新时代践行沂蒙精神的壮丽篇章,以生命奏响新 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恢弘乐章!
发扬沂蒙精神,“鲁南”在场!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