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认为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人,至诚胜于至巧。“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生前任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用27年的时间,把一 个净资产19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为一个职工1万多人、净资产60亿元的现 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他以一颗纯粹的心,做沂蒙精神的新时代践行先锋,谱写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下奏起的鲁南赞歌。
改革制度书写鲁南之序
1987年的10月,郯南制药厂成为了临沂地区首家公开招标承包经营的试点对象。年仅31岁的赵志全一举中标担任厂长。当时制药厂账面上只有19万元净资产和2万元贷款,仓库原料仅能维持3天,人心涣散,濒临倒闭。但赵志全大力推行人事、劳动制、分配制度三项改革,终于改善了倒闭困境。1994年前后,赵志全将企业改组为 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在一步步的改革中,书写鲁南之歌的篇章。
无微不至关怀鲁南之人
从职工的健康体检、取暖、婚姻、孩子入托入学到休闲度假等福利,赵志全都十分 的关注。每年鲁南制药均招收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大学生,并把一部分就业名额留给 下岗职工,到目前为止所收职工已达到1万多人。为了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赵志全还先后投入8亿元建设3000多套住房;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两座现代化的省级规范 化幼儿园;投资2亿元建设大量文体场所和设施。他就像是鲁南制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一样,员工有什么缺的,他就帮员工置办些什么,不论钱的多少,员工满意,他就满意。这样的纯粹不求回报的关怀倍至是每一个鲁南人都不会忘却的,“鲁南就是 我们的家”每一位被赵志全温暖过的鲁南人都会这样说。
造福社会留下鲁南精神
制药企业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在建设新时代药业的初期,一条红霉素生产线可以 给鲁南制药带来一年上亿元的利润,但是赵志全把“环保”二字视为鲁南制药的企业底线,坚决不愿开设对环境有污染影响的生产线,“宁愿鲁南亏,不让温河浑”变成了他 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他对当地人的承诺,更是他留下的鲁南精神之一。这样的精神财富比他所留下的丰厚物质财富更能鼓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
27年如一日,赵志全始终把鲁南制药放在第一位,甚至,这样的顺序在他患病后也未曾改变。由于始终坚持着“造福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经营宗旨,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对于这些荣誉,他并没有多在意,而是继续用勤奋踏实和敬业无私诠释着一名老党员,一名民营企业家对于工作、对于鲁南人、对于党和国家纯粹的无私奉献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