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厉家寨精神 再创新时代好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发表《愚公移山》著名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愚公移山精神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作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厉家寨成为当时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强调“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听党指挥、不怕困难、科学创造、敢为人先”的厉家寨精神既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新时期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毛主席批示厉家寨已有61个春秋,厉家寨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依然闪耀着熠熠光辉。今天,以弘扬厉家寨精神为主线的精神重塑工程正引领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快速奔跑。


■厉家寨精神产生的文化条件


文化孕育精神,精神根植于文化。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在众多资源中,思想文化资源蕴含的力量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沂蒙精神是临沂发展最为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而厉家寨精神无疑就是临港发展最丰富的思想资源、文化养分和精神优势。文化是精神之源,精神是文化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找到厉家寨精神的三大文化基因,这就是:传统文化基因,红色文化基因,创新文化基因。


厉家寨精神是地域文化浸润的精神,她根植于该地区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临港这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是厉家寨人民长期奋斗的文化结晶、思想瑰宝和共同信仰,最终形成于以厉家寨人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探索时期。总结起来,厉家寨精神的形成包涵三个文化基因。


一个是传统文化基因。厉家寨精神的源头活水在于东夷文化,历史上的临港地区隶属古东夷文化圈的核心区域。从整个区域看,又深受儒家文化、鲁文化、齐文化、楚文化的多重影响,汲取了鲁文化敦厚重礼、好仁尚德的思想品质,吸收了齐文化开放进取的精神品格,吸纳了南部楚文化豪放精明的精神特质,而且还具有海洋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这个区域又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润,而传统的本土文化、兵学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也都为临港文化注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例如,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兵家、教育家、纵横家鬼谷子就在云梦山上潜心修炼,传道教徒,他的弟子孙膑则在甲子山上研习兵法,写成传世军事著作《孙膑兵法》。在唐代,铁牛陨石从天而降落户坪上,为这里的文化增添了独特而神秘的陨石文化元素。到明代,铁牛庙人孙镗弃商从戎,率领族人在东吴一带抗击倭寇,为国捐躯,受到明嘉靖皇帝的御封,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厉家寨区域这种多元、深厚、混合的文化底蕴构成了这方土地传统文化独特的个性,成为厉家寨精神深厚的文化基因。


另一个是红色文化基因。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和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长期进驻临港,罗荣桓、黎玉、肖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此战斗和生活。1943年8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在团林镇李家桑园召开,决议成立“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这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政府,是山东省政府的前身,这里一度成为党指挥全省人民抗战的行政中心。这里斗争残酷,先后经历了凤凰山抗日大捷、三次甲子山战役、大山抗日之战、英雄山战斗等数次著名战役,发生了许多军民并肩作战的英雄事迹,像大山抗日之战群众勇于牺牲掩护救治伤员,狮子峰三壮士与日寇同归于尽跳下山崖。正是在战争的洗礼下临港人民历练形成了勇于拼搏、大公无私、敢于牺牲、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也正是在军民的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中,孕育了厉家寨精神的红色基因。


再一个是创新文化基因。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为厉家寨精神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厉家寨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真正形成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全国人民尚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厉家寨人民率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一把撅头一张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山劈岭、整田治水,改变了穷山恶水的落后面貌,用“科学创造、敢为人先”的气魄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厉家寨对田地进行整改,修建水利设施,粮食产量从原来亩产几十斤到五百多斤,提前10年完成了《全国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厉家寨人民的创新创举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从此,厉家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厉家寨精神的科学内涵


厉家寨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创造,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成果。在长期整山治水、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是党领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形成的人民精神,厉家寨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听党指挥,不怕困难,科学创造,敢为人先”。


“听党指挥”,就是“党群同心,人民坚定跟党走”,体现了厉家寨人民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的政治觉悟,这也体现了厉家寨精神的最大特质。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厉家寨人民听党话跟党走,表现出一以贯之的对党的领导、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当时,厉家寨的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走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同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广大干部和党员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冲锋在前,牺牲在前。正是一切为了群众,厉家寨的群众才会对党有着无限感情,才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党的领导,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厉月坤曾担任厉家寨书记30个春秋,30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共产党感恩的朴素感情,带领农民成立互助组,创建农业社,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率领群众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奋力拼搏,直至因积劳成疾于1976年3月病逝。他是厉家寨的带头人,也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厉月坤曾经说过,“我的肝肺肠子是和共产党放在一起的”“听党的话,一生去为党工作”。他那种一心为公、情系群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厉家寨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党员干部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一同整山,一同治水,吃一锅饭,点一灯油,这种现象延续了战争年代党员干部同厉家寨人民深厚的党群干群关系。厉家寨精神同伟大的沂蒙精神一样,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展现的是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不怕困难”,体现了厉家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家寨位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大山脚下,解放前全村有300多户人家,6500亩薄地被山岭沟壑分割得零零碎碎,既怕旱,又怕涝,十年九不收,群众缺衣少食,生活十分困难,至1950年,厉家寨成了坪上区(现为坪上镇)72个村中最有名的落后村。就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厉家寨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群众就跟在哪里,几乎是天天送走星光迎太阳,送走太阳迎月亮,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干部一身正气、带头实干,大大激发了群众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积极性,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甘落后、勇争第一。他们用极为简陋的工具,修建4座水库,建塘坝128座,闸围山河3600多米,搬运土石9000多万立方米,凿平了12道山岭,闭合了1800多条荒沟,1.8万亩荒山造林420万棵,整修土地、山岭10000多亩,在那个时期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能创造如此大的人间奇迹。1956年,厉家寨的粮食亩产量由互助组时的230斤猛增到550斤,提前10年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出身厉家寨的全国劳动模范厉月举在1957年2月出席了全国首届劳动模范大会,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至此,厉家寨已经是省里重点抓的一个先进典型了。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亲笔批示:“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的批示传到厉家寨,全村的干部群众万分激动,奔走相告,表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劲头,创造新的成绩,为毛主席争气!”去年是毛主席批示厉家寨60周年。今天的厉家寨已是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驻地,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厉家寨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昔日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厉家寨精神不仅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向困难低头,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同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科学创造”,体现了厉家寨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也是厉家寨精神的永恒主题。厉家寨地区人民群众做到了把科学创造与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规律的有机统一。当时全村大部分土地都分布在三山、五岭、两河之间。地块很小,多数土地是“瓢一块、碗一块,蓑衣底下还一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生产力面前,厉家寨大山合作社6000多亩可耕地被山岭河沟分割的零零碎碎,有的几十块地才凑成一亩地,要将山岭河沟之间零散的耕地整修成梯田,没有科学的态度不行;对1万多亩的荒山进行绿化,没有坚韧不拔的干劲不行;河流改道,闸山沟、修缓水坝、修水库,修造“三合一”梯田,没有创新的精神同样不行。战胜穷山恶水,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厉家寨人民提出了“开山劈岭,让山岭低头,让河水让路,叫土地翻身”的口号,发明并总结推广了深翻整地的经验,为在山区提高粮食产量找到了出路;带领群众走合作化道路,治岭整地标准不断提高;实施竖水横流工程,成为山区水利建设的创举……厉家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厉家寨整山治水、建设家园创造的奇迹在得到毛主席的亲笔批示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批示,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敢为人先”,体现了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开创人类之先河的英雄气概。移河改道,闸山沟、修缓水坝、修水库,创造“三合一”梯田的成功典例,这些都是开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地整治的先河。没有经验可寻,靠的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意识,自我牺牲、公而忘私的无私奉献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厉家寨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面对“一穷二白”的极端困难境况,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为国分忧,为了一个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超越自我的奋斗目标,敢于为前人之所未为,争天下之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苦干实干。当年,厉家寨人民为了治山治水,舍小我、顾大家,几乎每一个群众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个人财物、奉献出了自己青春甚至生命,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被伟人批示褒扬,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范例。


■厉家寨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又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弘扬。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与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沂蒙精神一脉相承,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厉家寨精神既是对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又集合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诸多现实特征,与沂蒙精神共成长、共进步、共发展、共升华。厉家寨精神与沂蒙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都反映出人民群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反映出吃苦耐劳、拼搏奋进的人格魅力,反映出人民群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都是对人民群众高尚的情操、饱满的热情和完美的品质的真实再现。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的共同追求。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厉家寨精神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形成的。沂蒙精神和厉家寨精神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生动地体现了党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都对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体现的一心一意跟党走,厉家寨精神体现的听党指挥,都反映出沂蒙人民对共产党无限忠诚。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一样,都坚信党的领导,坚信党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并把这种信念化作无穷的力量,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去。两种精神都对凝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包括厉家寨人民在内的全体沂蒙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忘我工作。


“人民性和群众性”是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形成的共同根基。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一样都是党领导下的群体精神,都具有人民性、群体性、自发性,与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人民性,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广泛参与,两种精神都形成于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行动中,充分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群体性,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同时又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自发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自觉自愿的,他们认定跟党走就能翻身解放谋幸福,共产党让办的事,流血流汗都要办好。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都与党的建党宗旨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良好愿望,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两种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的一个共识。


“不怕困难、无私奉献”是厉家寨精神与沂蒙精神的共同特质。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厉家寨人民和所有沂蒙人民一样都有一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硬骨头精神,困难再大不低头,压力再大不弯腰。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天动地。厉家寨人民支援参战,保家卫国,舍小我、顾大家,同样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民英雄和先模人物。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是厉家寨精神和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厉家寨人民和所有沂蒙人民一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天换地,九间棚、厉家寨创造的奇迹成为那个时期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都是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厉家寨人民和所有沂蒙人民一样,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都不甘落后,敢为人先,誓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坪上玻璃厂,了解到厉家寨人民克服困难、无私奉献、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事迹,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称赞沂蒙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


■厉家寨精神的时代意义


厉家寨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其基本内涵永远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和火炬。传承和弘扬厉家寨精神,探索其宝贵的时代价值,更好发挥厉家寨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凝聚打造“三区一极”磅礴力量。伟大的精神铸就宏伟的气魄。先进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厉家寨精神,既通过先进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思维方式武装人、塑造人,又发挥其固有的激励、规范作用,积极、能动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10月22日,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设立之初的临港“一穷二白”,发展步履维艰。临港区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发扬“愚公”精神优秀品质,实干苦干、科学创造,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今年,山东省政府在临沂临港区布局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临沂临港区上升为省级战略,围绕打造临港产业引领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三区一极”目标,临沂临港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上下砥砺奋进,换道超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观摩会中,临沂临港区于全市16个开发区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二名,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振奋人心。正是不畏艰险、进取开拓、自我超越、永争一流的豪迈气魄,临沂临港才迅速发展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厉家寨精神的内涵也在实践和创造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地域文化成就一种精神气度。当年厉家寨人民“一把撅头一张锨,敢叫日月换新天”,誓将竖水变横流、穷山恶水变沃土的豪迈气势,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乐于奉献、奋勇争先的内在品格,对当今20万临港人民的文化自信、性格塑造发挥着非常巨大的认同感知作用。2014年7月,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播出《我们的传家宝,一本小册子里的群众路线》;2014年8月,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好例厉家寨:敢为人先》;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五中全会引热议,各方聚焦五大理念》……一系列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厉家寨精神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对加速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精神鼓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进行宣传报道或节目编演,形成了临沂临港区的文化品牌,坚定了临港人民的文化自信,以先进文化的引领,形成了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临沂临港区实现跨越赶超,注入文化力量。特别是,随着临沂临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旧思想观念碰撞、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尤其需要像厉家寨精神这样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滋养广大群众的心灵。


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把保护自然与生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厉家寨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也是内在统一的。目前,临沂临港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大好项目争相落地,“3+4”产业培植计划顺利推进,不锈钢新材料、绿色化工、文化旅游、农业“新六产”、海洋经济、现代物流等主导及特色产业全面起势,蓬勃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尤为重要,也正是新发展理念在临沂临港区的落地生根,新旧动能转换才迈出坚实步伐。临沂临港区将加速发展与广大群众对生态环保的关切放到同等重要位置,既提高入驻企业门槛,从环评安评、科技含量、创新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考量,也顺应百姓心声,加大环保力度,捍卫“临港蓝”。将每一个产业园区都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环保的示范区,实现生产生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一座山清水秀、岸绿景美、人民群众宜居繁荣的现代化新城正在新时期临港人手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厉家寨精神的核心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强大号召力和组织力,发动群众,参与到各项事业发展中来,推动厉家寨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厉家寨党组织的号召力和组织力,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好例证。当今临沂临港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群众解放思想、争取群众最大支持,推动临港跨越发展。厉家寨精神中“听党指挥”的治党理念,就是指导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好教材。近几年,我们按照“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刻认识厉家寨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科学内涵。近年来,临沂临港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紧扣关键,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严执纪、重问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有效地转变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全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支持。


弘扬厉家寨精神,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始终聚焦的核心问题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厉家寨精神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厉家寨精神是临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群众奋斗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和发展的,体现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真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结晶和生动写照。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正确在于它是在不断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其方式方法在于需要不断充实时代的内容。而厉家寨精神有着契合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实质,其勇于创造、敢为人先、依靠群众等特点,对于群众路线的践行有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有了厉家寨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就会有着丰富的思想活力和力量源泉。


厉家寨精神是一座巍然屹立的思想高峰,是我们前行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同样也是厉家寨精神永远的理想追求。任何一种优秀精神,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我们要立足临港,放眼全国,不断赋予厉家寨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为建设幸福美丽临港,20万临港人民大力弘扬厉家寨精神,开拓奋进,锐意进取,以新时代精神重塑工程全面推动临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丨文章来源:琅琊新闻网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