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典范——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发展纪实


古人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山东省临沂市就有这样一群“善事小而为之”的爱心志愿者,他们将目光倾注在了那些连发声求救都做不到的孤贫儿童身上,他们汇聚起众人的力量,从关爱孩子们的心灵和精神呵护入手,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坚定信念,进行“一对一”精准关爱帮扶,确保每一名孤贫儿童“有人爱、有人护、有人帮”。

 

这就是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自2017年筹划成立以来,志愿者们以陪伴滋润灵魂、用温暖抚慰心灵,让5317名孤贫儿童的人生从此改变,他们以敢于担当、大爱无私的行动践行着新时期沂蒙精神,是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榜样,是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典范。服务团创新提出“扶贫、扶心、扶志、扶智”孤贫儿童帮扶模式,以关爱帮扶孤贫儿童高质量脱贫为宗旨,目前参与志愿者 8000 余名,已构筑起覆盖全市 12 个县区、156 个乡镇(街道)的市、县区、乡镇(街道) “三位一体”无缝隙志愿服务网络。

 

八百里沂蒙大地以新模式帮助孤贫儿童“摘穷帽”、新手段“拔穷根”、新精神“移穷志”,攻克了孤贫儿童成长道路上一道道障碍,用真心真情和奉献担当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孤贫儿童帮扶“临沂模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品牌,成为沂蒙老区的又一亮丽名片。

 

以孤贫儿童之忧为忧、以孤贫儿童之乐为乐,是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真实写照。建团以来,广大志愿者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置身于大扶贫格局之中,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与新时代同声相应,为沂蒙老区孤贫儿童高质量精准脱贫保驾护航。他们供孤贫儿童之所需,先后筹措爱心物资达 800 余万元,为 4000 余名孤贫儿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 30 余名患有眼疾的孤贫儿童进行了手术;他们急孤贫儿童之所盼,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为 200 余名孤贫儿童解决了户籍问题、为 100 余名孤贫儿童解决了学籍问题,把 170 余名孤贫儿童送入学校就读;他们解孤贫儿童之所难,在新冠疫情袭来的危难关头,为孤贫儿童紧急购买了 1780 台学习机,开展线上走访和课业辅导活动,确保孩子们在家安心学习,开学复课后又向部分中小学校、孤贫儿童捐赠 66 万只口罩和价值 39 万元的消杀用品,为孩子们创造了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154.png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226.png


长期的慈善历程让志愿者们深刻地感受到,帮扶孤贫儿童的关键不仅是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所渴望的长期陪伴、心灵抚慰和正确引导。于是,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起以精神抚慰帮扶孤贫儿童的责任。在面对孤贫儿童性格上存在孤僻、任性、自卑、自闭乃至沾染不良习气、滋生极端情绪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志愿者们以强烈的使命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寻求破解之道;在面对帮扶力量薄弱、持续开展难的传统帮扶模式无法消除孤贫儿童心理创伤的实际情况时,志愿者们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以“没有经验就摸索经验、没有先例就开创先河”的豪情,先后走访孤贫儿童家庭 300 余户、组织座谈 60 余场,全力开创孤贫儿童高质量精准扶贫新路径;在面对服务团成立初期的种种担忧和质疑时,志愿者们没有计较个人得失荣辱,而是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将帮扶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在全国率先创出一套接地气、有实效、可复制、有温度的“扶贫、扶心、扶志、扶智”帮扶模式,青岛、济南及省外的襄阳、老河口等地,已借鉴我市经验成立了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潍坊、枣庄,江苏宿迁、徐州,浙江杭州,河北唐山等30多个城市先后前来学习考察,准备推行这种模式帮扶孤贫儿童。

 

敢于担当是沂蒙精神的鲜明底色,也是服务团身上的显著特征。为了践行“不漏掉一个村庄、不漏掉一个孩子”的诺言,志愿者们走遍全市 9494个村居,走访 9 万余人次,累计行程 560 余万公里,摸排出 0-15岁孤儿、事实孤儿、特困儿童、父母残疾无经济来源家庭的儿童及精神病家庭的儿童等符合帮扶条件孤贫儿童 5317 名;为了践行“不让一个孩子犯罪、誓让每个孩子成人”的诺言,他们采取“一对一陪伴、一盯 20 年”的方式,先后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特训营、参观游览等活动 1000 多次,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向孤贫儿童提供“心灵家园”“国学讲堂”等学习场所,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启迪心灵,为孩子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实现了他们诸多的“人生第一次”,让他们了解“世界无限大”、相信“未来有希望”;为了践行“为爱工作”的诺言,哪怕面对冷言冷语、抵触防范乃至石头扫帚,志愿者们仍一次次用滚烫的心胸去融化孤贫儿童日渐冰冷的心灵、亲吻他们久历风霜的脸庞、照亮他们茫然无措的眼睛。

 

无私奉献是一种崇高境界,更是服务团志愿者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救治一名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孤贫儿童,徐军、王德祥、耿磊磊等数十名志愿者远赴济南省立医院,筹集手术费 11 万元、捐献鲜血 2400毫升,让这名 12 岁的孩子“就像做梦一样”昂首挺胸迈向了新生活;为了得到一名孤贫儿童的接纳,志愿者王秀芝在 5 个月的时间里连续走访47次,用温柔与坚持缩短了两个人的距离,也让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曾经用扫帚将志愿者赶出门的丧子老人真切地感叹道“日子有盼头了”,而点燃他生活希望的正是一次次上门说服他把锁在家中数年之久的一对孙子、孙女送去学校的志愿者王光琳,是带着他从未出过远门的孙女完成了看大乌贼的天真愿望,带着他患有眼疾的孙子忙前忙后做检查、做手术的志愿者李宗宝;曾经居无定所、偷盗打架的 15 岁少年,已经在志愿者陈德功耐心宽容的帮助下,树立起进入技校学习汽修技术的志向,憧憬着毕业后开一家汽车修理厂……在广袤的沂蒙大地上,散布着无数志愿者坚实的脚印,正是得益于他们抛家舍业、不图报酬的辛勤付出,这些孤贫儿童才能够放下包袱、告别昨天,身躯由单薄变得健壮、心田由荒芜变得繁茂、生活由单调变得多彩,在人生最关键的成长阶段,实现了人生最重大的“逆袭”。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313.png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326.png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341.png

微信截图_20201103111353.png


一个个故事,让人热泪盈眶;一颗颗爱心,让人肃然起敬。沂蒙,这一方记录苦难与辉煌、承载初心和使命的红色热土上,依然有新的人间大爱在传扬。

 

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事迹,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方面关注和肯定。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作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中华慈善总会、省关工委等领导以及省委研究室、省民政厅等部门多次调研考察。2020年7月7日,在山东省关工委工作推进会上,临沂市做了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服务团精准帮扶孤贫儿童的经验做法。临沂市委召开服务团成立两周年总结表扬大会,并下发《关于开展向临沂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学习活动的决定》。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对服务团事迹批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针对性强,体现了沂蒙精神的时代要求。

 

前不久,服务团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8部委评为全国2019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服务团还先后荣获全国十大“2019民生示范工程”、2018年CCTV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感动三农人物”团体、山东省2019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丨文章来源:临报融媒记者 胡晨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