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铸就历程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下面以沂蒙精神的铸就历程为切入口,谈谈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中铸就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从时间维度看,沂蒙精神孕育萌发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淬炼壮大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升华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不断传承和发扬。从地理维度来看,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于沂蒙老区,发展扩大到山东全省,随着八路军山东部队北上东北、解放军山东部队南下江南,以及山东人民踊跃支援前线,逐渐传播到全国,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沂蒙精神的主要特征


沂蒙精神具有创造主体多元性的意蕴特征。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这16个字,明确了沂蒙精神的创造主体是党、群、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群关系与军民关系具有统一性,军民关系是党群关系的一种反映。“党群同心”是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军民情深”是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也是“党群同心”的具体展现。


沂蒙精神具有党群军民双向奔赴、互动选择的建构特征。沂蒙精神的铸就,是党与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的双向认同,是党群、军民之间的双向奔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如火如荼开展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冬学运动,彻底改造乡村政权,使人民群众从如山的重负下得到喘息,从切身利益中感到共产党、革命同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战热忱。山东建立起全国唯一基本以一省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组织在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占全省90%的地区实行了土改,使2000多万农民获得3000万亩土地。“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当年的歌谣,成为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前,保卫胜利果实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山东涌现出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4000万人口的山东,有1106万人次支援前线,近100万人参军参战,汇聚成了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磅礴伟力。


沂蒙精神具有党群关系光辉典范的价值特征。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沂蒙精神的突出特性,表现为密切的党群关系。沂蒙精神之所以感天动地,就在于党群、军民之间的鱼水情,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升华到了“生与死”的忘我境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生动体现了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与深刻内涵,从深层次阐释了沂蒙精神可歌可泣的内在机理。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形象生动表达,也是我们党深入彻底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结果。沂蒙精神证明了党性和人民性具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一百余年历史上党群关系的光辉典范。


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第一,把握沂蒙精神铸就升华的灵魂——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沂蒙精神的生成机理中,革命理想始终是灵魂与支柱。支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赴汤蹈火、生死与共的,始终是他们心中那熊熊燃烧的理想火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起坚固的思想长城,坚定不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第二,把握沂蒙精神淬炼生成的根基——人民至上。沂蒙精神蕴含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体现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追求。我们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党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沂蒙精神淬炼形成的根基,也是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


第三,把握沂蒙精神孕育萌发的起点——关键在党。沂蒙精神的孕育萌发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党的作风形象、政策措施、宣传教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锤炼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发扬刀刃向内、自我净化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要发挥思想引领的政治优势,不断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筑牢制度创新的政治保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第四,把握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的核心——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他举过头顶。“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党群关系的最高境界。2013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一个指向就是在新时代要继续构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他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不断凝聚“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磅礴力量。


文章来源|本文是作者姚丙华在“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上的发言,即将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25年第3期,注释从略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