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沂蒙精神的独特价值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是齐鲁儿女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其传承和弘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强大的生命力。


 一、伟大建党精神形塑着沂蒙精神的基因密码


沂蒙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呈现,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密码。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鲜明旗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基石,为伟大精神注入真理力量。沂蒙地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较早传播的地区之一,1921年9月,王尽美领导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迅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的早期传播深刻影响了沂蒙地区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定了沂蒙人民真心实意听党话、跟党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政治基底。不管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山东党组织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积极发展党员,利用各种途径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实行民主选举,沂蒙人民在政治上获得的翻身解放,使人民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先进政党。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血性胆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敢于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面貌。革命时期,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10.5万名烈士血洒疆场,其中折射出的军民同心、英勇战斗的精神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力量之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就是不负人民。在沂蒙地区,八路军将士进村后,不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照顾老百姓,在危急时刻更是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利益,深刻诠释了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


二、沂蒙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发展的鲜明特征


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党在伟大斗争中淬炼的政治品格和根本宗旨的集中诠释。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沂蒙山区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与群众休戚与共;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军拥政,参军参战,全力全程支援前线,正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深刻诠释。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力量,每一种精神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革命实践的真实体现。


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沂蒙精神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其他伟大精神一样,在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历史中诞生,具有历史性。同时,沂蒙精神诞生在沂蒙地区,其实践意义对山东乃至全国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


三、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系统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从沂蒙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征程。沂蒙精神在齐鲁文化沃土上形成,在中华文明滋养中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动能,其中蕴含的革命价值目标、价值导向、价值追求,对全体党员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赓续弘扬沂蒙精神要从沂蒙革命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历史主动,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从沂蒙精神中汲取发展力量,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要深入挖掘沂蒙精神蕴含的创新创造因子,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激发群众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中的活力,汇聚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创造新的辉煌。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寇美琪

确认下载该视频至浏览器默认位置?